模擬清單計價模式是一種在工程項目前期圖紙資料不完整的情況下,為了盡快確定總包單位并節省時間而采取的措施。該模式招標工程量通常選擇模擬暫定量,并側重于固定單價,待施工圖出來后通常按圖對模擬清單項的工程量進行修正,承包模式是否轉為總價包干則看雙方協商,該模式多用于房地產企業。
模擬清單的編制中各分部分項子目的判定、暫定量的確定,也不是隨意而為之,也都是講究技巧和方法的,主要為以下幾點:
(1)搜集前期擬招標項目的資料,常規需提供地質勘查資料、基坑圍護圖紙、建筑及結構總說明、建筑做法表、房地產公司內部強控指標、項目業態、招標范圍、總包與各分包的施工界面劃分、總平面圖、各業態標準層建筑平面圖及立面、剖面圖(如有)、地下室平面圖、招標各單體建筑面積和層數等;
(2)鋼筋、混凝土等結構工程量因圖紙深度不夠,通常按房產公司內部的指標計算;
(3)樓地面、墻面抹灰等粗裝修工程量根據標準層建筑平面圖計算,少數不能計算的可以根據歷史指標含量計算;
(4)總包招標范圍及與各專業分包單位的施工界面劃分為模擬清單的重點,必須經過會議共同討論;
(5)港式清單預算價的編制不同于國標清單,應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編制,通常的做法是利用近期招標項目的中標價格作為參考,調整中標時期與擬建項目招標期之間的人工、材料價格差異作為擬建項目的預算單價,但近期中標項目的合同價需進行復核,如存在不合理的單價需修正后使用;
(6)港式清單采用EXCEL表格編制,編制完成后必須對編制內容、公式鏈接等全面復核,避免漏填、漏計和計算錯誤。
模擬清單的優勢有:
1、節省時間和成本:采用傳統招標方式,采購方需要逐個邀請供應商進行報價,而采用模擬清單招標,采購方可以在短時間內邀請大量供應商,從而大大縮短了采購時間,降低了采購成本;
2、提高采購效率:采用傳統招標方式,采購方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處理報價文件,而采用模擬清單招標,采購方可以通過電子平臺快速處理報價文件,從而大大提高了采購效率;
3、促進供應商競爭:采用傳統招標方式,采購方通常只會邀請幾家供應商進行報價,而采用模擬清單招標,采購方可以邀請大量供應商進行報價,從而促進了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有助于采購方獲得更好的報價。
模擬清單的弊端有:
(1)模擬清單的可利用程度不確定,如果在方案不明確的情況下,模擬清單的可利用程度很低,導致按施工圖重新計價時,模擬清單的單價中的缺、漏項較多,可利用率低,降低模擬清單的使用效果;
(2)在使用模擬清單的情況下,如果設計、采購、施工由一家單位負責,其在實際施工圖設計過程中偏好采用利潤率高的材料、工程做法或無法定價的設備,使得設計往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向傾斜,力保其利益最大化;
(3)在清單編制階段,由于沒有施工圖支撐,清單單價與總價沒有關聯性,可能會出現綜合單價價格偏高,而總價偏低的情況,造成結算價超中標價;
(4)在清單編制階段,需要預估可能會用到的清單項,為了覆蓋盡可能多的范圍,減少清單缺項,就會造成清單項目非常多,這樣又要確保每一項的綜合單價都合理,在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控制價編制審核時間不足時,更容易出現清單項目特征錯誤或組價錯誤;
(5)在清單編制階段,有一些專業因為本身參數千變萬化,無法預先列項,比如弱電工程和配電箱,這樣就會造成后期單獨招標或者大規模認價的情況;
(6)模擬清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標人自由報價的權力,導致雙方都要承擔不可預見的價格風險;
(7)模擬清單不受法律保護,模擬清單是房地產開發常用的“三邊工程”模式而衍生出的特殊產物,是沒有任何法律、法規、規范規定的,所以,一旦發生工程糾紛,其是不受法律保護和支持的。
綜上所述,模擬清單招標在采購時間、采購效率、招標競爭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同時也存在成本控制難度大、成本風險較高和不受法律保護等缺點。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和需求,權衡利弊,科學合理選擇使用。
工程四部 阮連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