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是源于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發布的《設計-采購-施工與交鑰匙項目合同條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EPC / Turnkey Projects),也就是所謂的“銀皮書”中的稱謂,代稱設計-采購-施工,即交鑰匙工程。
近些年隨著工程承包發展的模式,眾多國有投資項目優先采用EPC工程總承包,但受傳統的施工總承包模式影響,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影響導致成本管控更加復雜和困難。
一、EPC工程總承包項目成本管控難點
1、無清單招標,中標下浮率較小
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在招標時,限價金額的確定一般有兩種方式:①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金額下浮一定比例;②細化概算,結合以往施工總承包結算金額與概算金額占比,測算合理下浮率確定EPC工程總承包項目限價總金額。
因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在招標時投標單位依據招標文件中約定的工程范圍及內容描述提供設計方案,測算施工成本后報價。在沒有工程量清單的約束下,影響項目成本最大的關鍵點:①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階段對于各種設備、材料、工程做法的設計,②招標文件中關于施工圖預算/結算條款中關于“價”的約定。綜上,“①”由施工方(聯合體)自行設計把控優化,在保障滿足建設方要求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成本,“②”對于各投標方是公平且平等的,故在投標時,各施工方(聯合體)在設計方案大顯神通,爭①保②,最終報上一個非常低的下浮率以爭取利潤最大化。
2、設計受建設單位影響太多,導致出圖速度慢
EPC工程總承包項目招標文件中約定的工程范圍及內容描述一般都圍繞核心需求簡要描述,在招標后,建設方僅了解設計方案,對于施工圖的詳細內容不甚了解,部分建設方因此不踏實,會強勢介入整個設計過程以確保成本管控,但因介入后信任度不夠,參與度高,意見多,導致設計時長增加,整體施工工期壓縮,施工成本在無形中增加,工期與造價的矛盾進一步加大。
3、設計受建設單位管控,增加變更費用
工程總承包應為設計與施工同步優化,設計方案一經批準,在保障施工利潤的前提下,第一時間出圖并優化,節約設計方與施工方溝通不暢導致的時間成本,縮短施工進度。但因建設方對成本管控的需求,強勢介入設計后,導致施工圖紙確定后,一旦建設方有變更需求,施工方勢必要求增加變更費用,導致成本管控在設計變更方面的難度增加。
4、關于“設備/材料價”的合同條款執行難度大,總體成本不可控
關于“設備/材料價”的合同條款一般有兩種約定方式:①有信息價的執行合同約定的某一期信息價,其余材料/設備執行同期市場價;
例:某項目合同約定本工程材料設備基期價格依據預算當期執行圖紙交付期《陜西工程造價信息》西安地區價格及市場價。
在施工圖預算審核階段,商砼、電纜等主材;鋁單板、防水材料、阻燃板等裝飾材料;鍍鋅鐵絲、鐵釘等輔材均有信息價,項目處于西咸地區,在審核時嚴格執行合同條款(本工程材料設備執行陜西信息價)將導致項目整體成本偏高。故在審核階段,經建設方與施工方多次艱難談判,主材、裝飾材料均執行合同,其余輔材執行預算價,不再按信息價調整。
②所有材料/設備執行合同約定的某一期市場價。
例:某項目合同約定本工程材料設備價格按認質認價單,最終認價材料不得高于發包人委托人委托的第三方造價造價咨詢公司詢價及發包人委托的項目管理單位的戰略采購價。
在施工圖預算審核階段,材料/設備價均采用市場價,詢價工作量巨大,且詢價結果與施工方談判難度大,導致施工圖預算審核工作久久無法完成,施工方以材料價過低或無法確定為由拖延施工進度,進一步增加成本管控難度。
二、EPC工程總承包項目成本管控思路
1、有效確定優質設計施工總承包,從限價源頭上控制成本
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在整個成本管控中最重要的兩個工作,一是確定限價;二是限額設計。在這兩個環節做好,EPC成本管控就可以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
(1)限價的確定
為了合理控制總價合同的風險,針對EPC項目明確的建設范圍、建設規模、建設標準可參考施工總承包類似項目全專業造價指標,結合經批復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初步設計,對于本項目的限價做充分的測算,使得EPC項目限價合理且可控。
(2)限額設計
設計是決定造價的關鍵,在EPC項目里想要做好成本控制,勢必要求限額設計,即在每個設計階段中加入各專業限額設計,還需要對總承包商的各種運營和資源情況全方位了解,結合有效的資金做出決策和運行。
2、及時掌握相關政策文件,重視合同條款的確定
成本管控即工程量及單價的管控。工程量在設計圖確認的同時已然確定,單價的確定卻主要受合同條款約定的影響。
①政策文件涉及到費用扣除的,應及時扣除,以免重復支付費用
依據陜建發[2023]191號文件《關于印發陜西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工程質量檢測工作由建設單位委托的檢測機構出具檢測報告,作為工程質量驗收資料。其中,工程質量檢測包括:對建設工程涉及結構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檢測項目,進入施工現場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設備,以及工程實體質量等進行的檢測。
該文件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至2028年10月31日起自行廢止,有效期5年。鑒于以上內容,建設方應注意國標清單措施費用“測量放線、定位復測、檢測試驗”中包含原材料檢驗檢測費用(不包含內容詳見陜西省建筑裝飾工程消耗量定額及計價解釋(二)第一.5條),新建項目在做預結算審核時應扣除建設方委托檢測機構開展工程質量檢測工作時支付的相關費用。
②合同條款的確定
a.通過總價包干的方式,控制投資風險。總價包干合同項下,無論何種原因,超出合同金額一定比例范圍內(通常為5%以內)的投資超概算風險一律由工程總包單位承擔。
b.明確風險責任人,合理分配風險。合同條款明確約定的人工費、安全文明施工費、規費等計費標準按最新政策文件執行(文件調整風險由建設方承擔);明確材料價漲跌幅度≥5%以上計入材料調差(5%以內風險由承包方承擔);施工過程中專業分包的各種協調工作及費用均由承包方承擔等。
c.合同條款的評審。合同簽訂前,建設單位可委托造價咨詢單位、法律顧問單位、項目管理單位、監理單位對設計施工總承包合同進行會審,特別是合同計價、支付條款和風險分擔機制相關條款的評審。
3、造價控制要前置,經濟比選最優設計方案
EPC項目中,設計、施工方同屬一個總承包方,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容易出現“高標準設計、低標準施工”的情形。為避免此類情況的出現,要注意:①造價控制前置,緊密與設計協調融合,建設方可要求設計提供多種技術方案比選,由造價人員及時跟進、測算,對各技術方案進行經濟分析及比較,選擇技術經濟指標合理的方案;②在設計方案比選階段,建設方對于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設計標準以及材料設備的品牌、規格、檔次做出盡量準確及完整的定義和描述,最大限度的在限額設計的同時,有意識的提高施工標準;③建設方要求施工方在施工前期/過程中提出的施工方案經專家論證(無需專家論證的方案做技術經濟比選),選出最具性價比的施工方案。
4、項目復盤,優化后續項目的成本管控
在項目完成后做好項目復盤:①項目啟動階段是否足夠明確項目目標、范圍、時間計劃、投資計劃?②項目執行階段是否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關鍵路徑、資源分配、進度監督是否到位?③項目各階段成本管控是否全面交底,合同管理機制是否合理,各供應商選取是否合理?④同類型項目相關指標是否可進一步優化和改進?復盤、優化工作流程及管控細節,為后續項目的成本管控積累經驗提供指導。
在當前發展形勢下,EPC項目的優勢突出,有著很大的市場空間,承包商可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和管理優勢,追求最大經濟效益,建設方可提高項目管理效率并減少參與度。要做好EPC項目的成本管控,要了解每個工作環節,并有行之有效的解決思路和控制力度,這樣才能最終高效地完成工程項目的總造價控制目標。
工程三部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