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的報告。大會主題是: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覺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蹲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報告共分十五個部分,其中第七部分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及第八部分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這兩部分對于我們所處的工作與年齡階段是相對重要的部分。但其他的部分也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年輕一代都應該認真學習感悟。
“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嚴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設法治社會。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作出的一系列戰略部署,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在新征程上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按照黨的二十大的決策部署,抓實抓好各方面工作。要深刻認識到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要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更好地凝聚人心、匯聚民力;要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化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鑒中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新征程上,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就一定能行穩致遠,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機活力。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我們必將譜寫更加壯麗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新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